在本篇文章中,我们主要谈谈985高校和地方二本院校中的6种内卷,并给在雨夜中迷茫徘徊的青年教师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。
在学校层面上,是明确的从985到211,再到地方高校的划分;在学科层面上,是从A+到C-的划分;双一流高校和双一流学科则夹杂其间,或占学校,或占学科。有了好的平台,比如985高校的A+学科,肯定是学科、学位点、基地、实验室、办公室、经费、大佬、小佬齐整,在本校那可真是爹亲娘爱,要风得风,要雨得雨。青年教师入职之后,只需要努力展示自己的科研实力,就可以按部就班地获得平台所能提供的全部优势,一登台就是黄金圣衣加持,牛光闪闪无限。他们卷的是,谁能先站稳脚跟,能尽快出头,并保持十年记录,基本上就可以破卷成龙,晋升为大佬小佬。而在人文社科领域,这个时间还要延长五年左右。正所谓,有些博士班同学在读博士时还在伯仲之间,但入职了不同层级的平台,三五年之后,你还在为拿一个国家课题奋斗不息,别人都已经顺利拿下了杰青、青长了。这就是平台的力量,决定着你将来在华山上跟欧阳锋论剑,还是在华山下跟沙通天论剑。既然一般学校都已经不堪,就更别提那些连平台都没有的烂摊子了。有学科,但没有学位点,你都没有资格招硕士博士,也就没人帮忙干活。有了学位点,学校的层次决定了,你招来的硕士博士干不了活,关键时刻还要自己上阵熬夜,才能不掉链子。或者有学科有学位点,却没有经费,科研启动费只够搭建基础实验,学校引进你,还指望着你去申课题拿经费呢!然而,学校层次低,大佬没联系,你都申请不到高级别项目,而一两个省级项目还不够塞牙缝的。到了这个时候,看着人家已经登台唱大戏,想着自己还在拼命搭锅台,甚至还可能“创业未半,而中道崩殂”,就只恨自己当年读博时为啥不更加努力,求职时为啥贪恋四线城市一套房,入职后为啥幻想可以躺平养老,如今却只落得个这步田地。 在985高校,教师要以科研为主,同时重视教学,但如果没有亮眼的科研成果,在教学上有再好的戏也唱不出来。在2014年,8月有清华大学外文系讲师方艳华被迫转行政岗,12月有四川大学讲师周鼎网络发表1225字的“自白书”,说“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重要的人,今夜死去了。”清华和川大都是985高校,虽然强调课程质量和最低教学工作量,比如每学期两门课,但在评职称时,教学再优秀或课时量再多也不能折抵科研成果。近两三年来,教育主管部门开始重视教学,尤其是本科教学,对教学竞赛、精品课程等设置了很多奖项,晋升时可以走绿色通道等,但能获教学大奖的教师实在数量稀少,99%的教师还是走科研为主的晋升路径。“青年教师不要去要课和抢课,而是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,把主要时间用于科研,以达到晋升考核的硬性条件。而如果实在热爱教学,那么可以等到获得长聘教职和副教授之后,再来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。”与985高校相比,地方二本院校几乎都是教学型学校,不仅年度考核的课时量要求多,而且压给青年教师的课时量更多,课程更杂,甚至还要跨界教学。领导们和教授们不想上的课、难上的课或新课,统统安排给青年教师,美名其曰,锻炼年轻人。课时量大,每年的最低课时量都300打底,上不封顶,以至于周一到周五,你每天都要上课。不在上课,就在上课的路上,根本没有整块的时间搞科研。三五年之后,科研就完全荒废了,你不想躺平也得躺平,再挣扎也爬不起来了。对于新课,你要花平时三倍的时间来备课,写讲义,做课件等。对于杂课,你要硬着头皮去上,看着不感兴趣的学生,你更是“生”无可恋,讲课如同嚼蜡。对于跨界课,你要现学现卖,把昨晚学的重述一遍,还要多读教材少发挥,免得暴露出来自己其实是外行。除此之外,大部分学校还有两三个校区,教师要跨校区上课,上午在城东,下午在城西,晚上到城北,最后回到城南的家中躺下,如同死尸。浪漫一点,这叫“一日看尽长安花”;粗犷一点,这叫一日买全“骏马、鞍鞯、辔头和长鞭”,只待出征匈奴了。除了较低的教学工作量和分内的教学科研杂务,985高校的青年教师可以尽情地卷在学术上,一般很少有行政杂务或行政管理会找到头上。除非被领导看上,做个后备干部来培养,比如担任副院长、副主任、系主任等,普通老师一般不会被安排去做学科评估、学位点申请等类填表的行政杂务。因为纯粹的行政杂务,有行政人员来做;一般的行政管理,有大小领导来做,普通教师就是提供一个材料,即使偶尔被安排,也可以算作工作量,或者有专项津贴。这就意味着,在985高校,除了上课和耕耘好自己科研的一亩三分地,很少有行政杂务来找你。在地方二本院校,教师可以被当作半个行政人员来使用,而且加量不加价,没有加班津贴。只要学院有需要,领导一个电话,“某某某,这个周末来加个班,帮忙整理一下本科生试卷,应对学校检查。”接到这个电话,住处离学校30公里外的你有什么想法,不仅这个周末泡汤了,而且整理试卷这种活为啥让我去,没有行政人员和学生助理吗?抱怨归抱怨,只要你不想深刻地得罪领导,还得乖乖来,乖乖干活,牺牲了你的休息和科研时间不说,中午还不管饭,也不管来回车费,全凭自己发光发热。如果你下一次说,“对不起,领导,我周末有安排”,那么可想而知,以后两三年的任何评奖评优推举推荐都不会有你的份了,至于申请评职称,那还要看领导的心情。最近一两个月,西南某大学开会,要求教师当场举手表决,强行通过一个年度考核文件。其中要求,每位教师每年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公共服务,否则本年度考核不合格;这些公共服务包括:辅导员、班主任、科研秘书、教学秘书等行政工作,每年任挑一种,没有报酬,抢不到算你不合格。在表决通过后,这份文件被直接收回,根本没有下发给教师,免得被留底投诉或上网曝光,而且文件条款越神秘,震慑力度就越大。就像平度的镇党委书记一样,在这样的地方院校,领导只要愿意,会有一百种方法把你治得服服帖帖,除非你彻底躺平,或者翻脸干架。当然,985高校与地方二本院校也有一些共通的问题,取决于学院、学科、科研团队、领导风格等的多样和复杂,使得以上6种内卷也不是截然分立的,反而不少时候可以混杂在一起。对于青年老师来说,要时刻秉持着教学立身、科研立命的工作原则,时刻保持着有心杀贼的初心,做到贼变我不变,才能避免无力回天的结局。否则,正如《五百年桑田沧海》中所唱的,你就会“蹉跎了岁月,伤透了情怀。为什么?为什么?偏有这样的安排!”正所谓方向决定命运,这不是在贩卖焦虑,而是让你提前体验到所有可能的焦虑,之后再做好心理准备,无畏前行,如同青春少年那样,从此踏上勇敢屠龙的不归旅程!